水分儀的校準頻率需根據儀器類型、使用場景、測量精度要求及行業標準綜合確定,核心原則是 **“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"**。以下是具體的校準周期建議:
日常使用(常規精度要求,如食品、農業)
高頻使用或高精度要求(如制藥、化工、科研)
核心校準點:稱重精度、加熱均勻性、水分蒸發效率。
校準頻率:
稱重系統:每月用標準砝碼(如 10g、20g、50g)校準 1 次,確保稱重誤差<±0.1mg(高精度型號)或 ±1mg(常規型號)。
水分測量值:每周用標準水分樣品(如 8.00% 水分的標準面粉)校準,同時檢查加熱溫度是否與設定值一致(偏差需≤±2℃)。
更換加熱燈、樣品盤后:立即校準 1 次,避免部件差異導致誤差。
核心校準點:微波功率穩定性、溫度傳感器精度。
校準頻率:
儀器狀態異常時:
環境變化劇烈時:
行業合規要求:
通過科學設定校準周期,可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,避免過度校準造成的效率浪費。對于多數用戶,建議以 “每周 1 次常規校準 + 特殊情況即時校準" 為基礎,結合儀器使用說明書及行業標準調整